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八)

    浏览量:641次分享

    0

  接《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七)》。

  超脱逆境,悉寓翰墨,独具风格。

  黄庭坚自绍圣元年起来崇宁四年逝世,这人生最后的十二年,在贬斥、迁徙中度过。“负罪窜逐,强颜未死”,其政治处境自不待言,官俸减少甚至断绝后,经济上亦陷入绝境,窘困艰辛生活,只能用三钱一支的鸡毛笔来书写。

  贬谪生活,恰好为黄庭坚提供了新的环境与机会,使他更接近于民众。使黄庭坚经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,也使他艺术才情获得一次锤练和升华。蜀山的险,三峡的幽,洞庭的阔,使他“忍默平直”的胸襟更加稳定超脱。大自然的造化之功,起着潜移默化作用,黄庭坚面对身窜蛮荒之地窮年皓首、潦倒不堪的处境,无一点悲忧愤嫉之气,视祸福宠辱如浮云去来,心地泊然,不以迁谪为意,而将满腔悲愤悉寓翰墨,在逆境中不折不挠,愈挫愈奋。

黄庭坚-1.jpg

  这时进入创作的高峰,黄庭坚的诗再一次焕发活力,黄庭坚的书法艺术更臻超妙,可谓“诗到随州更老成,江山为助笔纵横。”

  此时此刻的黄庭坚,“年衰病侵,百事不进,唯觉书字倍倍增胜。”其字越来越超脱,如飘动隽健的行书《范滂传》、字势欹侧,用笔波曲,体态开张,气势更磅礴;如转顿极妙的草书《李白忆旧游诗》,盘曲回转,变化无穷的用笔,应势结体巧妙地合为一气,运动节奏更流畅。因而书作日增,作字赠友甚多,如永州的蒋帏(字彥回)《其收藏山谷诗文字书有二百余纸”。

  未完待续《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九)》。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