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《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三)》。
黄庭坚与宋四家的其他三人苏、米、蔡一样,书都以颜真卿为宗。他在《跋东坡书》中说:“予与东坡俱学颜平原,然予手拙,终不近来。”黄庭坚之所以要以颜书为宗,是因为他懂得“颜鲁公书,虽自成一家,然曲折求之,皆合右军父子笔法。”他认为“盖自二王后,能臻书法之极者,惟张长史与鲁公二人。”所以“余极喜颜鲁公书,时时意想为之,能得其仿佛而感到惋惜。他所书《发愿文》,气魄大雅,意度精严,宛然颜鲁公的《八关斋贴》。
黄庭坚在学习前人的作品中,尤以《瘗鹤铭》和《兰亭集序》为最。格韵高古。黄庭坚认为它是王羲之手笔,是大字之祖。宋初因《淳化阁贴》的普及,尺牍等小字书法充分得到展示,大字书法相对衰弱,黄庭坚看重《瘗鹤铭》的纯朴,有一种唐楷传统书法生硬造作所无的自由无拘的特征,尤其是它的布局随意性和笔法的质朴,好似集中了金石文与草书的最佳特色。特别是《瘗鹤铭》经过风雨剥蚀,越发显得丰满圆浑,笔书结构浑然天风,这正是黄庭坚在书法中追求的理想,所以黄庭坚说”大字无过《瘗鹤铭》”,”大字虽为结密,唯此书无点检处。“并一直以”《瘗鹤铭》为范本,极力追摹,以至入神。告诫欲学书者“当以丹阳《瘗鹤铭》字为侧。”黄庭坚三十五岁进所书的《青原山诗》,笔力沉雄,纵横开合,浩逸宏伟,颇得《瘗鹤铭》神髓。《为甥张大同卷》等作品中的撇捺拖出,姿态宕逸,皆本于《瘗鹤铭》。黄庭坚从《瘗鹤铭》中学得幅射式的结字原则,欹侧取势的方法,自然天成的佈白,从而形成黄庭坚行书的显著特点。
未完待续《黄庭坚禅书是怎样炼成的——师承百家,博采众长,拓展书风(五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