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《黄庭坚坎坷而辉耀千秋的一生(九)》。
但意想不到的是,崇宁元年(1102年)蔡京登上相位,政局又发生变化。宋徽宗以崇熙宁新法为名,否定建中靖国所定的调和元祐、绍圣之政,又令籍定元祐旧党姓名。九月己亥(十七日)藉元祐及元符末年宰相文彥博等、侍从苏东坡等、余官秦观等、内臣张士良等、武臣王献可等,凡百有二十人,御书刻石端礼门。
但蔡京认为端礼门的党人碑只能被在汴京的文武官看到,影响太小,崇宁二年九月,他向徽宗提出,要在全国“立石刊行,以示万世!”这样九十八人的党人碑被 立于各地监司长吏厅。
崇宁三年六月,徽宗又下诏“重定元祐、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合为一籍,通三百九人,刻石朝堂。并观自手书,立石文德殿东壁。不久又命蔡京书写,颁之天下。在这股来势凶猛的党錮洪流中,列入奸党者无一幸免,重者被编管,流放到边远之地,轻者则赋闲或者贬官,其子弟不得以功赏迁改。
黄庭坚当然也逃不脱受迫害的厄运。崇宁元年六月九日领太平州事,十七日即被罢官,管句洪州玉龙观,历经磨难的黄庭坚,又开始他的流放生活。后人曾作《山谷返棹国赞》以颂之,牟子才(嘉定进士)赞曰:“幅巾兮野服,貌腴兮神肃,孤惊兮风雅,唾余兮爵䘵。我思古人,伊黄山谷。曷为使之六年楚道 而九日姑熟也,其符绍之朋党欺?组织寺记,指摘实录。吾观返棹之图,未赏不感君子之流落而痛小人之报复。惟公之高风兮,渺惊鸿之观台下。
未完待续《黄庭坚坎坷而辉耀千秋的一生(十一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