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庭坚的诗前言(二)

    浏览量:736次分享

    0

内集之外,复有外集与别集。外集为李彤所编次。年谱卷一(嘉祐六年)下引李彤为外集所作跋云:彤曩闻先生自巴陵取道通城入黄龙山,盘礴云窗,为清禅师(按:指庭坚(黄庭坚)方外交灵源惟清)遍阅南昌集,自有去取,仍改定旧句。彤后得此本于交游间,用以是正。其言:非予诗者五十余篇,彤亦尝见于它人集中,则已除去,其称不用者,后学安敢弃遗?今外集十一卷至十四卷是也。

黄庭坚-1.jpg

由此我们了解到外集乃李彤据南昌集编定,又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序谓焦尾、敝帚即个集诗文,而此二集所收乃元丰三年前的作品。据此可知顾彤是在传世的山谷诗文集的基础上删汰伪作,并保留了山谷原剔除的十一至十四卷的诗作纂辑而成此外集的,其编定的时间已不能确指,四库提要推定为孝宗时,今人祝尚书认为应在建炎或者绍兴间(宋人别集叙录卷十一豫章黄先生文集)。值得注意的是,黄在述其所见时将内、外集相提并论,可以推断李彤改编的内集与其所编外集是合刊的,南宋的诸家著录可以支持这一推断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(衢州本)卷十九著录:黄鲁直豫章集三十卷、外集十四卷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《别集类》中著录:《豫章集五十郑、外集十四卷》,按此《五十卷》当为《三十卷》之误码,文献通考、宋志均作《三十卷》。又直斋书录解题还著录《豫章集四十四卷》,属苏门六君子集之一,《四十四卷》适为内集三十卷加外集十四卷之数,是为山谷内外集合刊之又一证据。别集为黄子耕所编。黄子耕,号复斋,黄野之子,黄叔敖之孙,山谷叔父黄廉即为其曾祖。子耕道德文章,名重一时,尝列朱熹之门墙,于搜辑山谷遗文用力至勤,别集之外,还有年谱之撰,可说是大有功于黄门的贤子孙。其别集跋述其编集过程云:右先太史别集,皆今豫章前后集未载,盖李所编多循洪氏定次旧本——不肖,悉闻先训,用是类次家所传集,博求散亡,得八百八十一首——合二十卷。凡真迹藏于士大夫家及见诸石刻者,咸疏于左,一时裒集,尚惧遗阙,嗣是有得,当附益之。

黄庭坚与苏轼

末署淳熙壬寅二月,是为孝宗淳熙九年(1182年),上距洪炎编定内集已有五十五年了。

至此,内、外集构成了能反映山谷创作全貌的一个诗文体系,但在南宋,三者并未合为一帙。直斋书录解题中,别集乃于内、外集之外别行著录,郡斋读书志则未加著录,只是在后来越希升的读书附志别集类三中有所著录。此三集乃为其后各种山谷诗文合集的祖本。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