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诗歌史上,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,其诗风衣被后世,开创了江西诗派,被奉为一代诗宗。其作品在生前已有结集,流传于文人学子中,这类集子既有他自编手定者,也有为仰慕他的后学所辑集者。前者见于记载的有敝帚、焦尾、退厅堂录。退厅堂录乃黄庭坚于元祐年间供职京师时自名的居所,退厅堂录则是此时手编自定的诗集,这是其诗歌结集之始。其甥洪炎豫章黄先生退厅堂录序云:炎元祐戊辰、辛未岁(即三年与六年)两试礼部,皆寓舅氏鲁直(黄庭坚)中,鲁直出诗一编,曰退厅堂录,云:余作诗至多,不足传,所可传者,皆百余篇而已。(翁方纲校订树经堂本黄诗全集附录)此集洪炎尝手自抄录。黄山谷年谱卷一(嘉祐六年)下引赵伯山中外旧事称庭坚(黄庭坚)后以史事待罪陈留,偶自编退厅堂诗,其说虽异洪炎,但也说明他一直在斟酌作品的去取,诚如其题王子飞所编文后云:鄙文不足传世,既传者,因欲取所作诗文为内篇,其不合周孔者为外篇(内集卷二十六),其用意固不排除政治上全身避祸的考虑。
迨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年),洪炎始受江南西路安抚使、知洪州胡直孺(字少汲)请,为庭坚(黄庭坚)编集,并刻板传世。时距庭坚(黄庭坚)辞世已二十四年。其序云:(今断自退厅)而后,虽以他文——退厅以前盖不复取,独取古风二篇冠诗之首,以见鲁直(黄庭坚)知于苏公,有所自也。洪炎盖以其抄录的作品为基础,增益他文,编为此集,其上限为元丰末庭坚(黄庭坚)赴任京师,但又冠以元丰元年所作之古诗二首上苏子瞻,以明其渊源所自。是所谓内集,又称前集、正集,即豫章黄先生集。然山谷年谱年述与洪炎序又有出入。年谱引中外旧事云:胡直孺少汲建炎初帅洪州,首为先生类诗文为豫章集,命洛阳朱敦儒、山房李彤编集,而洪炎玉父专其事,遂以退厅为断,然则洪炎实为山谷集的主编,朱、李二人乃襄助其事者。年谱又称:尝考洪氏、李氏旧编,洪氏则以古风二首为首,不及古赋、楚辞,而李氏所编文集(按:指内集)则第一卷首载古赋、楚辞、第二卷方及古诗,乃以赠别次翁为首,而古风二首反置之卷末。据此,则黄子耕所见到的内集有洪、李两种本子,李本已为改编本,今传世的内集其目次正与李本相一致,已非洪本之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