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二十一)

    作者:坛子山酒业时间:2020-03-18浏览量:482次分享

    0

  续《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二十)》。

  张耒平生仕途坎坷,屡遭不幸,可他从未忘怀操写诗文。其著作被后人多次雕版印行,名为《柯山集》、《张右史文集》、《宛丘集》等。

  今人李逸安、孙通海、傅信三人编辑的《张耒集》,收诗约二千三百首,散文、史论、议论近三百篇,真可谓洋洋大观矣!其诗早年体制丰腴,音节浏亮,苏东坡称之汪洋冲淡,有一唱三叹之音,晚岁落其华,趋务平易,酷肖白乐天(居易)、张文昌(),一时独步吟坛。

黄庭坚-3.jpg

  其文则雄深雅健。纤秾瑰丽,无所不有,蔚然成家。

  由于他自己早年生活穷困,颠沛流离,后又屡遭贬谪,长期任地方卑官,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,因而对劳苦百姓的关心也颇切,如在《劳歌》一诗中对那些“筋骸长彀”、“半衲遮背”的“负重民”以怜悯;在《和晁应之悯农》一诗中对那些“夜为盗贼朝受刑”的“南山壮儿”以同情等等,等等。

逸仙传奇.jpg

  也正因为其“哀哉天地间,生民常苦辛”(《粜官粟有感》)的悯农意识,才使他在政治观点上追随苏轼,反对王安石的“变法”,而在实践中则主张富国强民,改革弊政,以减轻人民负担,这与司马光等人纯粹的因循守旧乃是有着本质区别的。与此同时,面对辽、夏对北宋的侵凌,他也积极主张开边御敌,建立奇功。他的《少年行》、《昭陵六马》、《听客话澶渊事》等无不洋溢着一股勃郁的爱国主义精神,读来令人感奋不已。

  未完待续《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二十二)》。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