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五)

    作者:坛子山酒业时间:2020-03-09浏览量:613次分享

    0

  续《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四)》。

这  些运用书本材料的手法,实际是总结了杜甫、韩愈以来诗人在这方面的经验的。

  苏门四学士之首的黄庭坚,同一般低能文人的慕拟、剽窃不同之处,是在材料的选择上避免熟滥,喜欢在佛经、语录、小说等杂书里找一些冷僻的典故,稀见的字面。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变化出奇,避免生吞活剥。

黄庭坚-3.jpg

  为了同西昆诗人立异,黄庭坚还有意造拗句,押险韵,作硬语,连向来诗人讲究声律谐协和词彩鲜明等有成效的艺术手法也抛弃了。象下面这首诗是比较能表现他这一方面的特点的。

  我诗如曹郐,浅陋不成邦;公如大国楚,吞五湖三江。赤壁风月笛,玉堂云雾窗;句法提一律,坚城受我降。枯松倒涧壑,波涛所舂撞;万牛挽不前,公乃独力扛。诸人方嗤点,渠非晁张双;袒怀相识察,床下拜老庞。小儿未可知,客或许敦庞;诚堪婿阿巽,买红缠酒缸。

  ——《子瞻诗句妙一世,乃云效庭坚体,次韵道之》

  这是黄庭坚答和苏轼的一首诗。开首四句说他的诗没有苏轼那样阔大的气象。中间十二句写苏轼对他的赏识,同时表现他的傲兀性格,象倒在涧壑里的枯松,波涛推不动,万牛挽不前的。结四句说他儿子或可以同苏轼的孙女阿巽相配,言外之意即说他的诗不能同苏轼相比。

逸仙传奇.jpg

  这正是后来江西派诗人说的“打猛诨入,打猛诨出”,用一种诙谐取笑的态度表示他们的情谊。这诗从用字、琢句以至命意布局,变尽建安以来五言诗人熟习的道路。

  然而比之曹植赠丁仪、沈约寄范云、杜甫赠李白等诗篇,黄庭坚虽然字敲句打,作意出奇,却仍未能有效地表达他的真情实感。

  未完待续《苏门四学士是怎样来的?他们分别是谁?(六)》。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