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观醉入桃花源,不记来时路:点绛唇(一)

    作者:坛子山酒业时间:2020-01-15浏览量:494次分享

    0

  1094年至1096年期间,北宋词人秦观因党争接连受贬。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,心情极度苦闷,因而写下《点绛唇.桃源》。

    点绛唇⑴·桃源

  醉漾轻舟⑵,信流引到花深处⑶。尘缘相误⑷,无计花间住⑸。

  烟水茫茫⑹,千里斜阳暮⑺。山无数,乱红如雨⑻。不记来时路。

  词句注释

  ⑴点绛唇:词牌名。此调因梁江淹《咏美人春游》诗中有“白雪凝琼貌,明珠点绛唇”句而取名。又名“点樱桃”“十八香”“南浦月”“沙头雨”“寻瑶草”“万年春”。双调四十一字。上阕四句三仄韵,下阕五句四仄韵。

  ⑵醉漾轻舟:醉酒后荡着小船。

  ⑶信流:任(轻舟)自在漂流。

黄庭坚-1.jpg

  ⑷尘缘:本为佛教名词。佛经认为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为“六尘”,是污染人心、使生嗜欲的根源。以心攀缘六尘,遂被六尘牵累,故名。此借指世俗之事,如名利一类。

  ⑸无计:没有办法。

  ⑹烟水:雾霭迷蒙的水面。

  ⑺斜阳:傍晚西斜的太阳。

  ⑻乱红如雨:化用李贺《将进酒》“桃花乱落如红雨”诗句。乱红,落花。

  这首《点绛唇·桃源》是秦观创作的一首词。此词上片写词人醉中想象自己泛舟进入桃花源,醒后因身受官府羁绊而抱恨,隐寓向往仙境而天涯无路的苦境;下片择取人世间的四种凄凉景象,来影射词人黯淡、感伤的心境。起笔寓情于景,境界清丽;接着忽而转折,情辞悲苦;过片承上深入,浑化无迹,景色惨淡;结末景语淡出,情辞凄楚。全词委曲含蓄,耐人寻味。

  未完待续《秦观醉入桃花源,不记来时路:点绛唇(二)》。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