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亚于黄庭坚的大宋才子秦观(五)

    作者:坛子山酒业时间:2019-12-24浏览量:355次分享

    0

  续《不亚于黄庭坚的大宋才子秦观(四)》。

  1081年,在苏轼的鼓励下,秦观再次应试。省试榜上有名,会试却名落孙山。

  秦观继续闲居高邮,寄情山水,赋诗写文,“蒙蒙晚雨暗回塘,远树依微不辨行”“柳外画楼独上,凭栏手捻花枝,放花无语对斜晖,此恨谁知?”

  四年后,被贬黄州多年的苏轼,终于获得恩释,改任汝州。

  秦观听说后,便赶往润州,与苏轼会合,游山玩水,诗文唱和,“万里风来拂骨清,却忆人间如梦寐”“流水与天争入海,共笑此心谁得知。”

黄庭坚-1.jpg

  经苏轼开导,年近不惑的秦观,深知“风俗莫荣於儒,材能咸耻乎未仕”,决定放下身段,准备投书行卷,寻求朝中大佬支持,再战一次科举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1085年,多次败北的秦观,终于在礼部春闱中,进士及第,被授职蔡州教授。

  三年后,朝廷开考制科。这是北宋基层官员,晋升高层的最佳途径。远在蔡州的秦观,也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

  但他没有料到的是,这一次,他成了党争的牺牲品。当时的北宋,除了“新旧党争”,还有“洛蜀党争”。“洛党”的领袖是程颐,“蜀党”的领袖则是苏东坡秦观不仅位居“苏门四学士”,还名列“苏门六君子”,简直就是苏轼的代言人。因此,在“洛党”的排挤下,这次制科考试,秦观无缘金榜。

  未完待续《不亚于黄庭坚的大宋才子秦观(六)》。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