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庭坚是茶客还是才子?我们当然知道!(三)

    作者:坛子山酒业时间:2019-12-04浏览量:1024次分享

    0

  续《黄庭坚是茶客还是才子?我们当然知道!(二)》。

  黄庭坚很有悟性。他游览相国寺,偶然得到了一卷仁宗朝宋祁撰写《新唐书》的草稿。别人见不过是一堆旧纸,弃之如敝屐,黄庭坚却视如珍宝。他仔细阅读书稿中每一处涂改,对比最后的定稿,揣摩其用意。短短数月时间,黄庭坚的诗文功夫大进,可谓一日千里。

  黄庭坚在诗文方面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。每到岁中,黄庭坚都会反复检查审视半年来的诗文,常把三分之二的诗稿焚毁。他把自己的诗文集称之为“帚尾集”,以示谦逊。多年之后,他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那么一点,有了传世的可能,才把文集更名为《敝帚集》。

画册35.jpg

  不过,青年时期的黄庭坚,还只能算是一方名士。他的文才得到天下人认可,源自苏轼与文彦博。

  熙宁初年,黄庭坚到京城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,有幸见到了苏轼。当时欧阳修已经病逝,中年苏轼已成为引领大宋文坛风向的泰斗级人物。苏轼一见黄庭坚,便惊为天人。在苏轼看来,黄庭坚的文章超凡脱俗,独立万物,乃是世间罕见的妙文。世人见苏轼都如此褒奖,对黄庭坚自然十分钦慕。黄庭坚的大名很快就在士林中流传。

  考试结果公布,黄庭坚拔得头筹,被任命为北京(大名府)国子监教授。苏轼写信将黄庭坚推荐给北京留守文彦博。文彦博早在仁宗朝就已经出任首相,神宗即位后,虽然因为不满新法,被调任地方,但依然享受宰相级别待遇。文彦博对苏轼的推荐很重视,对黄庭坚的文才也相当满意。在国子监教书三年后,文彦博再三邀请黄庭坚留任。黄庭坚一边授课,一边学习,文才更是大进。六年之后,文彦博给了一个“卓异”的考语,让黄庭坚前往吏部参加选官。

  未完待续《黄庭坚是茶客还是才子?我们当然知道!(四)》。

 


  • 0条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