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大儒黄庭坚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!
北宋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被贬湖州。一年前,一心沉湎诗学的黄庭坚寄了两首诗给时任徐州知州苏轼,以示敬仰求教之心,苏轼读后大加赞赏,以为“超轶绝尘,独立万世之表,驭风骑气,以为造物者游,非今世所有也。”两人志同道合、相互欣赏,从此结下深厚的师友之谊。
可是,谁又能够想到,这一段文坛佳话,却为黄庭坚的命运埋下了祸根。受苏轼被贬之事牵连,黄庭坚在京职务一笔勾销,被改派到吉州太和县(即泰和)任知县。
黄庭坚到泰和上任时,正值春耕时节。他带着属官巡视县城附近乡村时,看到广阔的田野上耕者寥寥,大片良田却少有人耕种。黄庭坚询问缘由,陪同官员告知,由于推行青苗法,以种田多寡定税赋,农民害怕种多税多,转而经商者、欠税逃役者、沦为盗贼者为数众多,本县狱中已人满为患。
黄庭坚曾任汝州叶县尉,由于地震、洪灾等灾害,灾民涌入叶县,黄庭坚目睹民生之艰难,曾作《流民叹》诗。他对属官们说,我等身为朝廷命官,要忠于职守,体察百姓困苦,不可扰民,民安才能国安。
当夜,黄庭坚难以入眠,写下《戏和答禽语》诗:
南村北村雨一犁,新妇饷姑翁哺儿。
田中啼鸟自四时,催人脱裤著新衣。
著新替旧亦不恶,去年租重无裤著。
布谷鸟催庄稼人脱下旧裤换上新裤,这用意自然不坏,可是布谷鸟何曾知道,去年租税太重,庄稼人根本没有裤穿。虽云戏作,却表达了黄庭坚对民生艰难的同情和忧虑。
未完待续《一代大儒黄庭坚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(二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