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《杜甫的一生:屡败屡战,屡战屡败,留下一部诗史(八)》。
杜甫再一次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。公元755年冬,安禄山起兵谋反,唐帝国就此由盛转衰。这一突发事件结束了杜甫稳定的人生历程。
安史之乱爆发后,朝廷内外混乱不堪,长安城内生灵涂炭。为了避难,杜甫离京向北,就此开始了之后近15年的逃难生活。
那一年,杜甫离开了长安。走出城门前,这位在都城“漂”了11年的男人再次回头看了一眼这座繁华的城市。
从而立到不惑,它锁住了杜甫一生最美好的时光,却在最后只告诉他一句“造化弄人”,如此这般,他还要再念吗?
故事好像已经接近了尾声,可杜甫却说,尽管满城风雨,他仍愿一睹世事浮沉。
离开长安后,杜甫带着家人前往奉先县(如今的陕西蒲城县)。多年贫苦,一路战乱,妻子病倒,小儿饿死,好不容易到了地方,将家人安顿好之后,杜甫尚未休息,便又再度启程灵武(如今宁夏地区)奔赴唐肃宗。
临行前,杜甫的娘子拉着自家相公泣不成声。政局飘摇,宦海浮沉,对此杜甫虽心知肚明,但却仍决心不改。
男儿自强,为国效力,若此次分别注定永别,那千山我独行,你便不必再送了。
背上行囊,杜甫踏上了前往灵武的路。
未完待续《杜甫的一生:屡败屡战,屡战屡败,留下一部诗史(九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