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《黄庭坚之死是赵挺之造成的吗?(二)》。
另一个问题是:赵挺之为什么怨恨黄庭坚?按说,赵挺之官场顺利(其实,用鲁迅先生的话说,是做了女婿换来的),黄庭坚一生蹇剥;一个两度为相,一个终其一生在风波中起伏,二人本不在一个等量级上。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,其实牵涉到当时王安石变法所引起的巨大政治波澜。据宋史赵挺之传,赵挺之在通判德州时,推行市易法,结果遭到在德安镇的黄庭坚以“镇小民贫”为理由的抵制,据苏轼后来说,赵、黄二人当时“公文往来,士人传笑。”
可见,抵制新法的黄庭坚,早就成了新法推广者赵挺之的“眼中钉”。
这里,又牵涉到另一个人物,即与黄庭坚亦师亦友的苏轼。苏轼也是新法的反对者,同时,还是赵挺之一生不遗余力的打击对象。用苏轼本人的话说,赵挺之对他的攻讦,简直是出了“死力”。
由此可以看出,赵挺之忌恨的,是反对新法的“元祐党人”。钦定的元祐党籍人士一百二十多人,苏轼、黄庭坚、秦观等都名列其中。如果说赵挺之出于对新旧法的不同认知而向苏轼、黄庭坚频下重手,好歹还能说是为“公”,但他的真是目的,其实是想公报私仇。
赵挺之对苏轼,怀恨已久。早年,赵的岳父郭概在四川为官,因包庇一“违法虐民”的官吏而受到苏轼弟弟苏辙的弹劾,由此两家龃龉不断。种种恩怨纠结在一起,最终导致赵挺之及章惇对苏轼及其门人恨之入骨。
未完待续《黄庭坚之死是赵挺之造成的吗?(四)》。